欢迎光临北京中能建医院,还您健康世界!

010-89903705

真菌性角膜炎

发布时间:2018-07-05

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。

一、病因:多见于农民,常因植物性角膜外伤后而发病。此外,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与全身或眼局部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有关。主要致病菌为曲霉素、镰孢菌属、弯孢菌属和念珠菌属。

临床表现:多有植物性外伤或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病史。起病缓慢,病程长。早期有异物感,而刺激症状相对较轻。角膜病灶呈白色或乳白色,致密,表面欠光泽,呈牙膏样外观,溃疡周围有基质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。部分病例可见“伪足”或“卫星灶”,角膜后可有斑块状沉着物。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反应,出现灰白色的粘稠前房积脓。

二、诊断:根据植物外伤史和角膜病灶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。确诊需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,方法有角膜刮片染色、真菌培养、角膜组织活检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。

三、治疗:

药物治疗: 0.15%两性霉素B5%那他霉素是抗真菌性角膜炎的一线药物。丝状真菌首选5%那他霉素,酵母菌素则可选用0.15%两性霉素B2%氟康唑、5%那他霉素或1%氟胞嘧啶。抗真菌药物局部使用,开始时0.5-1小时滴眼一次,晚上涂抗真菌眼膏,病情控制后可逐渐减少用药次数。病情严重者可联合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。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的眼表毒性,起效后药物治疗应至少持续6周。伴有虹膜睫状体炎者,使用1%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,禁用糖皮质激素。

手术治疗:对药物治疗无效病例,需行手术治疗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北京中能建医院 眼科


地址: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体育场路1号  电话:010-89903705 传真:010-89903706 Email: bjznjyy@163.com
版权所有:北京中能建医院  京ICP备16068597号   京公网安备 11011102000881号   工信部网站:http://www.miit.gov.cn/